"小读者•大研学"柳州典籍奇妙日——中国传统技艺体验活动

  • 发布时间:2025-08-01 10:15:35
  • |
  • 作者:柳江区图书馆
  • |
  • 阅读次数:166次

触摸文字印记

了不起的古籍修复技艺

柳州典籍奇妙日

中国传统技艺体验活动

微信图片_20250813101430.jpg

在城市的喧嚣中,柳州市图书馆宛如一座宁静的知识港湾,默默承载着岁月的记忆和古人智慧的传承。7月25日,柳江区图书馆的30位小读者来到了柳州市图书馆柳东馆,与古籍来了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

与古籍的奇妙邂逅

踏入图书馆的古籍部,一股古朴的气息扑面而来,淡淡的书墨香萦绕在四周。书架上,展示柜里,一本本古籍犹如沉默的老者,静静地述说着岁月的故事。“同学们,你们知道在纸质书籍出现之前,我们是用什么载体来记录信息的?”市馆的老师通过互动,向小读者们介绍了古籍的产生及发展史以及收藏情况。

接着,老师带着大家来到展示柜前,展示柜的玻璃锃光瓦亮的,里面的古籍却像是刚从时光里捞出来——泛黄的纸张是岁月赋予它的身份证明,小读者们不由得发出感叹,“原来这就是古籍呀,读起来和我们平时看的书不一样呢!”“太厉害了,现在竟然还能看到几百年前的书!”“这古籍修复的技艺真是拯救和保护这些书的最有效的方式了。”

微微的灯光透过玻璃散在孩子们充满好奇的脸上,这一刻,我们感受到了不用穿越时空,就能和古人的巧思撞个满怀的欣喜。

线装书制作初体验



了解了古籍的产生,我们才发现,原来古人“出书”是如此的不容易,比我们现代人做PPT难多了,也正因为有了这项厉害的技艺,使得千百年前的历史我们依旧能够知晓。

接下来,就到了大展身手的时候。工作台上铺着灰色的毛毡布,我们拿出宣纸、锥子、棉线、骨签,跟着老师开始操作。

“ 你们把书页整理好后,就可以开始穿线这个步骤了”,老师边讲解边演示,别看老师演示时,线在他手里仿佛有了灵性,穿过、收紧、打结,一气呵成,轮到自己上手时,线就开始有了脾气,不是在孔里“迷路”就是乱成一小团,怎么也拉不过来,更气人的是,好不容易拉过来了,线又“懒懒散散”的,松紧不一。“线装书的线,一定要耐心的调整,这样你的书才是既稳固又美观的!”老师笑着帮遇到问题的小读者调整,指尖捏着线头轻轻一拉,松散的线瞬间服服帖帖。

终于完成了一本线装书,看着书脊上整齐的线,终于明白了那一道道用心穿好的线,不仅是固定了书页,更像是在时光里系了个结,让文字能够稳稳当当的流传下来。

拓印技艺体验



想要得到一幅好看的拓印作品,首先,要给拓片均匀地上墨,这关乎你最后的成品是否达到自己想要的效果。墨多了整幅画就是一片黑乎乎的,墨少了有些地方不清晰、完整,所以这一步至关重要。

上好墨之后,铺开宣纸,小心翼翼的覆在拓片上,用滚刷有序的在宣纸上来回滚动,直至滚刷跑完每一个角落。接下来就到最惊心动魄的揭纸时刻了!老师让孩子们捏着纸角慢慢掀起,这个时刻绝对是最刺激紧张的——有的画清晰得像打印出来的;有的画一团黑乎乎的,看不出个所以然;还有的是“黑色抽象画”,一半清楚,一半黑乎乎,让人笑到直不起腰。

墨香萦绕在指尖,原来,有些传承,只需要一张纸,一盘墨和一颗静下来的心……

微信图片_20250813101512.jpg

这次在柳州市图书馆柳东馆开展的柳州典籍奇妙日——古籍修复技艺体验活动,让小读者们对古籍这类珍贵的文化遗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每一本古籍都是历史的沉淀,每一次修复都是对文化传承的坚守。

这份与古籍对话的奇妙感受,迫不及待地想分享给你们——亲爱的小读者们,我们下期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