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 | 自古知兵非好战——中国古代兵书专题展(三)

  • 发布时间:2023-10-23 10:55:56
  • |
  • 作者:柳州市图书馆
  • |
  • 阅读次数:9965次

主办单位

国家图书馆(国家古籍保护中心)

中国图书馆学会

 

承办单位

柳州市图书馆

柳州市图书馆学会

 

1.png

《武经总要》是宋仁宗赵祯命曾公亮、丁度等编撰。全书分前后两集,每集各二十卷。前集制度部分包括军制、选将练兵、行营阵法、作战地形、兵器械具、步骑运用、攻防战术等,行营阵法和兵器械具配有大量插图;边防部分则述各路的地理方位、山川河流、道路关隘等。后集故事部分按兵法分类讲解战例;占候部分多辑编前代有关兵阴阳内容而成。

此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知人善任、重视军队管理和训练等思想,在军事学术史、兵器技术史上具有较为重要地位。


2.png

明代军事家戚继光撰。戚继光勤于著述,除十八卷本《纪效新书》和十四卷本《纪效新书》外,还著有《练兵实纪》。其中,十四卷本《纪效新书》堪称戚继光军事思想的成熟之作,该书从多方面阐述了练兵的重要意义、基本原则和方法,提出了精选兵,严节制,重真练,肃军纪,练胆气;练将为重,练兵次之,将应德才识艺兼备;重视兵器等一系列思想。全书语言通俗,文图结合,便于学习,具有较强的操作性,曾远传朝鲜、日本等国,对明清的军事发展有重要影响。


3.png

明代郑若曾撰。书中有地图 114幅,约 26.万字,对沿海地理形势,明代海防部署,海防方略,海战器具,中日历来的交往,倭寇劫掠沿海的历史,倭寇入侵的时间和路径、武器装备,战略战术以及平倭之功绩等均有叙述。其中《沿海山沙图》是迄今所见中国最早而又详备的沿海地图和海防图。

《筹海图编》总结了明初以来的沿海防卫经验,对其后抗倭战争有指导意义,也为后人筹划海防提供了借鉴,是研究明代抗倭战争的重要文献。其书论述海防、日本诸事多系作者耳闻目睹,并加考究,较为翔实可信。

中国古代兵书以文字或图画的形式记录下古代的军事知识,并保存了哲学、科技、历史、地理等诸多学科的珍贵资料。在浩如烟海的中国传统典籍中,兵书犹如武库中发硎之干将,穿越千年时空,绽放出独特的光芒。面对当今世界与时代的变革。兵书作为中华民族的精神财富,也必将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