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节日·端午节】国图公开课讲坛 | 屈原文化与端午习俗

  • 发布时间:2024-06-07 16:21:47
  • |
  • 作者:柳州市图书馆
  • |
  • 阅读次数:477次


柳州图书馆、柳州市图书馆学会通过微信公众号及网站推送国图公开课讲坛,将国家图书馆优质资源惠及图书馆广大读者,让柳州市民共享文化盛宴。

主办单位

国家图书馆、中国图书馆学

承办单位

柳州图书馆、柳州市图书馆学会



世界的品牌·人民的选择

——屈原文化与端午习俗


主讲人

郑承志,男,秭归县委党校副研究员,管理学硕士,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屈原传说”代表性传承人。参与采写并主编的《秭归风物传说》于2004年由工人出版社出版;2005年合著《三峡秭归风俗》出版,2006年参与编辑和采写的《中国民间故事全书》(秭归卷)出版;2006年合著《建东花鼓戏选编》由大众文艺出版社出版;2008年参与编写的《三峡文化与旅游发展》由长江出版社出版;2010年参与主编《中国端午习俗》由长江出版社出版。2006年、2008年连续两届获全省党校系统科研成果三等奖。多次主持端午公祭屈原仪式。2010年应邀赴湖北电视台嘉宾主持“屈原故里端午文化节”开幕式直播。曾多次应邀为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公共管理、音乐等专业学员讲授屈原文化。




课程简介

端午节是我国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历史悠久、内涵丰富,关于其由来众说纷纭,其中以源于纪念屈原的传说流传最广。屈原是中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人,被后人誉为“中华诗祖”,端午节亦被称为“诗人节”。讲座中,郑承志老师将为大家详细讲解屈原文化与端午习俗的关系等内容。

长按识别二维码在线观看



《楚辞》

解读:赵逵夫

出版社:国家图书馆出版社

索书号:I222.3/4435

“楚辞”是战国时代伟大诗人屈原创造的一种诗体。作品运用楚地 (今两湖一带) 的文学样式、方言声韵, 叙写楚地的山川人物、历史风情, 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汉时刘向把屈原的作品及宋玉等人“承袭屈赋”的作品编辑成集, 名为《楚辞》, 是继《诗经》以后对我国文学产生深远影响的一部诗歌总集。


《端午》

作者:刘晓峰

出版社:天津人民出版社

索书号:K892.18/0262

本书作者以史料为依据,从时间和地域两个维度,对端午的起源、节俗、文化、流变、现状等进行了细致地讲述,精心挑选与端午相关的高清古图近70幅,全彩再现悠久而活泼的端午。


《经典·屈原·楚辞》

作者:傅锡壬

出版社:东方出版社

索书号:K825.6/2382

本书共十章,内容包括:屈原的故事、屈原的作品——《楚辞》、自传式的告白——《离骚》、流放者的行吟之歌——《九章》、游仙思想的滥觞——《远游》等。


《屈原传》

作者:汤漳平

出版社:长江文艺出版社

索书号:K825.6/3731

本书讲述了伟大诗人屈原的一生。全书将屈原置入战国那个特殊的历史年代里,楚国的内政与外交,楚国独有的风俗、民情和文化等无一不在屈原的身上留下烙印。


端午节 

供稿|业务推广部

审核|叶伟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