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4日,台湾著名女作家琼瑶辞世,终年86岁。消息传出,她的作品和一些往事重新被提起,誉者甚众,毁者亦甚众。琼瑶一生,爱恨随心,轰轰烈烈,潇潇洒洒,正如她在遗书中说的,“我是‘火花’,我已尽力燃烧过”。担当生前事,不计身后名。
今天,我们讨论的是另一个问题:我们该如何面对死亡。 琼瑶在遗书中说:“当人老了,都要经过一段很痛苦的‘衰弱、退化、生病、出入医院、治疗、不治’的时间,可长可短,对于必将老死的人,是多大的折磨!万一不幸,还可能成为‘插管维生’的‘卧床老人’!我曾经目睹那种惨状。我不要那样的‘死亡’!”这之前,琼瑶相伴40多年的丈夫不幸成了“插管维生”的老人,她为了让他有尊严地离去,不惜和继子女闹翻。前段时间,“沙白安乐死”事件同样引爆了中国舆论场。43岁的上海女子沙白,20岁时罹患红斑狼疮,与病魔斗争23年后,选择赴荷兰安乐死,她说她接受不了没有“美”和“自由”的人生。 琼瑶和沙白在衰老或重症的情况下主动选择死亡,支持者赞其追求生命的尊严,反对者斥其自私自利,把痛苦留给爱自己的人。舆论场的热闹说明越来越多的人在思考一个问题:我们该如何面对死亡。 生命的质量和生命的时长哪个更重要?当生命已经毫无尊严,我们该如何处理生命的“垃圾时间”?观点不同,答案也不会统一。“让人有尊严地离去”这个问题,人类已经探讨了很多年,关于“安乐死”的争论也从未停止,人类至今也没有找到对待死亡的更好的解决方案,也许这是人类无法完成的任务,但相信人类也不会停止探索的脚步。对于每个生命个体而言,我们能做的就是活着的时候充分绽放生命的美丽,到非死不可的那一天,从容归去,留恋,但不强求。
01 《生命的最后一公里》 作者:[德]吉安·波拉西奥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索书号:R48/3451 馆藏地点: [柳东馆] 5F自科借阅区 具备哪些条件,才能让有尊严的死亡成为可能?作者提出,为死亡做好了准备,就是为生命所做的最好准备,为此,不仅要关注疼痛和身体问题,还应关照心理和精神需求。打开本书,跟随作者学习,用自然的态度看待死亡,正如我们把出生当作是自然的,将非必要的、可能引起过多痛苦和副作用的措施减少到最低限度,我们才能走好生命的最后一公里,还生命以应有的尊严。
02 《好好说再见——生命尽头深度关怀笔记》 作者:张大诺 出版社:中国青年出版社 索书号:R48-49/1243 馆藏地点: [三中馆] 2F综合借阅室 [柳东馆] 5F自科借阅区 本书历经十年写成,作者做了十年临终关怀志愿者,关怀了数百位重症临终病人,陪伴数百人走到生命尽头,这本书就是他这十年志愿者经历的回顾和体悟,记录了普通人走到生命尽头时迸发的种种情感和生命韧性。更重要的是,这本书从志愿者陪伴临终者的视角,重新审视生命、审视人生,获得了一种更广阔的视野、更深刻的启迪。比如:人的一生应当怎样度过才更有意义,才会在生命临近终点时没有太多遗憾。本书对每一个处在“生命进行时”的普通读者带来启迪,有助于缓解焦虑、浮躁的情绪。
03 《在生命尽头拥抱你:临终关怀医生手记》 作 者: [加]克里斯托弗·克尔 [美]卡琳·马多罗锡安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索书号:R48/4020 馆藏地点: [三中馆] 2F综合借阅室 [柳东馆] 5F自科借阅区 作者克里斯托弗·克尔是一名临终关怀医生。他的所有患者都会死去,然而他曾经照料的患者中却有数千人在面对死亡时,会谈到爱,意义,还有优雅。他们告诉世人,要将关注点放在人生意义上,即使病入膏肓,依然存有希望。在这本非凡而美好的书中,克尔医生分享了患者的故事和他自己的研究,他指出死亡不只是生命的终结,更是人性与超脱的必由之路。本书以优美的笔触呈现了不平凡的故事,着力赞颂了“我决定我如何死去”的勇气,这种带着优雅与世长辞的方式,也会令那些目睹亲人离世的人得到抚慰。
04 《临终抉择》 作 者: [美]艾德华·科瑞根, [美]珊德拉·温德尔 出版社:华夏出版社 索书号:C913.9/4064 馆藏地点:[柳东馆] 6F社科借阅区 本书全面、细致地涵盖病人临终前可能会遇到的方方面面的各领域的问题,包括死亡究竟是什么、死亡的过程是怎么发生的、临终时病人的生命状态及临终时的环境要求、家人可以提供的帮助和支持、病人及家属如何应对坏消息,如何达成有效的医患沟通,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医疗等,在这些问题上作者都提供了耐心、细致、专业且温情的指导。核心观点是想要告诉病人及家属,每个人都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离世的方式,而且可以尽可能舒适地离世,那些临终前的恐惧和痛苦,并非无法避免。
05 《临终困局》 作者:[德国]马蒂亚斯·特恩斯 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 索书号:I516.55/2464 馆藏地点:[柳东馆] 5F文学借阅区 作者马蒂亚斯·特恩斯行医多年,接手病例无数,其中包括年老体衰,已经无法医治,只能依靠机器存活的患者。但面对这些病患,很多医生和医院所关心的并非如何去减轻患者的痛苦,而是如何获取经济利润。为此,特恩斯医生呼吁:我们必须进一步加强姑息治疗,而非通过过度治疗去延长老年患者的痛苦,在具体评估之后,应该提倡姑息治疗,让病人有尊严地安详离世。本书通过外科手术、透析、放疗、人造营养等治疗手段下的各个活生生的病人的故事,真实呈现他们所面对的痛苦,所经历的过度治疗,揭露了德国现行医疗体系下不尊重病人意愿,为了获取高额的经济利润而进行过度治疗的现状。 06 《生命的礼物:关于爱、死亡及存在的意义》 作者: [美]欧文·D.亚隆 [美]玛丽莲·亚隆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索书号:B84-49/1070 馆藏地点:[柳东馆] 6F社科借阅区 我们都曾经、正在或将要面临所爱之人的患病离世。 当鹣鲽情深、相濡以沫的伴侣突患癌症,该如何面对,如何劝慰? 当生命渐逝,注定无法阻止,该如何了无遗憾地告别,好好陪伴爱人最后的时光? 当永失吾爱,生活灰暗绝望,该如何坦然面对孤独,疗愈哀伤? 本书是心理学大师亚隆夫妇献给对方的后礼物,它是对爱人后的告白,更是一场振聋发聩又温柔万分的死亡教育,充满了对芸芸众生的拳拳关怀,以真挚的记录和觉察,揭示生命、死亡、爱与存在的意义,为同在受苦的人们带来一丝抚慰。
供稿:采编部 审核:罗怡倩 图片:来源于网络
地址:柳州市三中路77号 | 联系电话:0772-2822404 桂公安网备案45020502000036号 桂ICP备05010859号-2 今日访问量:9771 总访问量:17907976 |
![]() 微信公众号 |
![]() 新浪微博 |
![]() 手机门户 |
![]() 抖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