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盎然,传承不息

  • 发布时间:2024-12-20 15:14:15
  • |
  • 作者:柳州市图书馆
  • |
  • 阅读次数:754次


千年传灯,日月成诗。

12月15日,柳州图书馆柳东馆五楼阶梯阅读区举行一场别开生面的分享会——“不负韶华,筑梦青春|诗意人生·叶嘉莹精神传承”阅读分享会,来自各界的书友们以声音寄托情思,以诗词缅怀先生,共同追寻古典诗词之美,弘扬与传承中华传统文化。


创作精神

与诗共舞,岁月如歌

活动伊始,主持人通过纪录片和娓娓的叙述带领大家走进叶嘉莹先生的诗意人生。从少年时对诗词的懵懂热爱,到中年时的深入研究,再到晚年时对诗词的不懈传承,叶嘉莹先生的创作精神如同璀璨星辰,照亮了无数人的心灵。

读者诗词爱好者董奇囡老师朗诵了叶嘉莹先生的代表作《踏莎行》与《浣溪沙·为南开马蹄湖荷花作》,其深情演绎,让在场观众仿佛穿越时空,与叶先生一同漫步于诗词的花园之中。


传承精神

吟韵传灯,薪火相传

柳州市胜利小学陈涛老师的吟诵,是本场活动的亮点。作为吟诵的传承人,她详细介绍了吟诵这一古老而优美的艺术形式,以及叶嘉莹先生在吟诵传承方面的卓越贡献。陈老师深情吟诵《赠卫八处士》,其悠扬顿挫的吟诵声,让大家深切感受到中华诗词的韵味与魅力。在她的现场教学下,诸多书友第一次走入了吟诵的世界。


文学精神

兴发感动,启迪智慧

柳州图书馆青年馆员梁雅馨分享了阅读叶嘉莹先生相关著作感想。现场书友纷纷参与交流互动,共同探讨叶嘉莹先生提出的“兴发感动”学说、叶先生面对困难坚韧不拔的精神对当代青年的启示。她通过诗词所传递的智慧与力量,激励着当代青年不断前行。

诗意与传承的力量是无穷的,它们能够跨越时空的界限,连接起每一个热爱诗词、热爱生活的灵魂。

此次分享会,不仅是一场文化的盛宴,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大家纷纷表示,此次分享会不仅让他们对叶嘉莹先生的诗意人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更激发了他们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的责任感。他们期待在未来,能够继续以诗意为伴,共筑青春之梦,让中华传统文化在更多人心中生根发芽,绽放出更加绚烂的光彩。

活动得到诸多读者、民主党派和团体的大力支持,全国“梁章巨奖”获得者、柳州中华文化促进会创会常务副主席蒙智斐,柳州市文史专家、柳州市政协文史顾问陈铁生和柳州市古琴协会钟天意老师团队出席本次活动。


供  稿|借阅部

审  核|何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