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的传说 忠臣与柳树的故事 春秋时期,晋国公子重耳流亡时饿晕了,忠臣介子推割下自己的肉煮汤救他。后来重耳成为国君,介子推却隐居深山。为请他出山,晋文公放火烧山,却意外导致介子推和母亲身亡。为纪念他,晋文公定下寒食节(禁火吃冷食),而烧焦的老柳树复活后,被赐名“清明柳”,寒食节后一天定为“清明节”。 清明天气小百科 清明节气象小课堂 清明节是春天的小魔法师哦!南方的小朋友们可能会发现天空常常“哭鼻子”,雨水滴滴答答,滋润着小草和花朵长大。北方的小伙伴们可能觉得风儿特别调皮,卷起沙尘“捉迷藏”,空气也变得干干的,出门记得戴口罩哦。 自然界的奇妙变装秀 一候桐始华:清明节到了,最先和春天打招呼的是梧桐树!它们会突然穿上粉白的“裙子”,开满香甜的小花,像是在告诉大家:“春天来啦,快来找我玩!”你发现身边的梧桐开花了吗? 二候田鼠化为鴽:这时候田鼠会躲进洞里,而一种叫鹌的小鸟开始活跃起来。古人觉得田鼠变成了鹌,其实是它们在玩“捉迷藏”呢!下次去公园,说不定能听到鹌鸟“啾啾”的歌声哦! 三候虹始见:清明时节雨水增多,阳光和水滴手拉手,就会画出红橙黄绿青蓝紫的七彩弧线“彩虹桥”。快和爸爸妈妈约定,下次雨后一起数彩虹有几种颜色吧! 清明农事 清明前后,种瓜点豆 《淮南子·天文训》云:“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则清明风至”。清明时节,大地回温,雨生百谷的气候特征为农耕按下加速键。此时南北农事呈现鲜明分野: 南方:"清明谷雨两相连,浸种耕田莫迟延",长江流域进入早稻插秧高峰,江南茶区抢摘明前茶,岭南瓜果苗圃一派繁忙。 北方:华北平原小麦拔节孕穗,黄淮流域春玉米破土而出,东北黑土地开始春整地,农机轰鸣唤醒冻土生机。
清明习俗大发现
祭祀扫墓 带上鲜花,整理祖先的墓地,表达思念与感恩(提醒:环保祭扫更棒哦!) 清明插柳 插柳戴柳,柳条插屋檐或编成花环,据说能预报天气、驱邪避凶。 吃青团子 用艾草汁做的绿色糯米团,甜甜的豆沙馅,是江南孩子的春日美味! 踏青郊游 春天是“踏青节”!去草地奔跑、放风筝,感受万物复苏的生机。 放风筝祈福 古人把疾病写在风筝上,剪断线让它飞走,寓意带走晦气。 古诗里的清明 馆员荐书 《漫画中国节日故事》 著者:文小通 馆藏地点 索书号:K892.1/0093 [三中馆] 1F少儿绘本区 [柳东馆] 2F少儿社科区 本书通过生动幽默的漫画形式,将中国八大传统节日(如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的起源传说、民间习俗与文化内涵娓娓道来,既保留了节日故事的经典内核,又融入了符合现代价值观的温情解读,是一套兼具趣味性与知识性的文化绘本。 《丰子恺漫画古诗文》 丰子恺 绘 常迎春 评注 馆藏地点 索书号:J228.2/5019 [三中馆] 1F少儿图书借阅室 [柳东馆] 2F少儿社科区 本书精选丰子恺百余幅古典诗文漫画,包含与清明相关的古诗,以简洁灵动的笔触、童趣盎然的视角,将《诗经》《楚辞》、唐诗宋词等经典篇章转化为鲜活画面,既传承文化精髓,又赋予古诗文新的生命力,是一本适合亲子共读、启迪心灵的传统文化启蒙读物。 《清明节》著者:耿雨 馆藏地点 索书号:K892.1/1910 [三中馆] 1F少儿绘本室 本书以清明节为核心,通过生动细腻的插图与简洁明快的语言,将节日的起源传说、民俗活动与自然时令巧妙融合,兼具知识性、趣味性与教育性,帮助小读者在阅读中感受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
供稿:三中路馆 审核:黄让辉
地址:柳州市三中路77号 | 联系电话:0772-2822404 桂公安网备案45020502000036号 桂ICP备05010859号-2 今日访问量:7943 总访问量:16715798 |
![]() 微信公众号 |
![]() 新浪微博 |
![]() 手机门户 |
![]() 抖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