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匠心 对话历史:“大国工匠——样式雷”

  • 发布时间:2025-04-29 16:48:46
  • |
  • 作者:柳州市图书馆
  • |
  • 阅读次数:28次

4月26日上午,大家讲堂“大国工匠——样式雷”主题讲座在柳州市图书馆柳东馆二楼报告厅举行。此次活动以“柳州工匠日”为契机,邀请国家图书馆研究员白鸿叶,讲述“传统工匠”卓越代表——样式雷家族的故事,带领180余名观众穿越时空,感受清代皇家建筑世家的非凡智慧与文化魅力。

一家样式雷,半部古建史。白鸿叶老师以四大维度为脉络——样式雷图档的百年传承、雷氏家族世系、地标建筑的营造智慧、匠人世家的精神密码,立体还原了这个传奇家族跨越两个半世纪的历史轨迹。从烫样到实物的营造,读者们在图档中,了解名胜建筑的背后蕴含着中国的建筑思想以及古人天人合一的设计智慧;从家族谱系中,感受雷氏家族以“生命丈量建筑”的匠心,书写文化传承的过程;于文字讲述中,汲取以匠心筑梦,用技能报国的昂扬力量。

“样式雷”是对清代二百多年间主持皇家建筑设计的雷姓世家的誉称。样式雷家族连续八代担任宫廷“样式房”掌案,主持建造了故宫、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天坛等世界文化遗产。他们以烫样(可拆卸的立体建筑模型)和设计图档闻名,其技术原理与现代三维设计相似。雷氏家族祖籍江西永修,自康熙年间雷发达参与紫禁城重建起,历经260余年,将中国古建筑技艺推向巅峰。他们不仅精于技术,更恪守“勤业、诚信、厚德”的家训。2007年,“中国清代样式雷建筑图档”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遗产名录》。如今,“样式雷”不仅代表古代工匠智慧,更成为研究传统建筑和现代设计灵感的重要遗产。

国之重器,始于匠心。在“柳州工匠日”,柳州市图书馆以大家讲堂的形式,叩开百年前的工匠之门。从清代建筑世家的精工细作,到今日柳州制造业的精密智造,图书馆这座文化之桥见证着两种工匠精神跨越时空的共鸣。未来,柳州市图书馆也将持续这份一脉相承的匠心坚守,为“工业柳州”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更深厚的文化底蕴。



读懂样式雷,


读懂“北京中轴线”上的中国建筑

(文章根据白鸿叶老师提供资料节选)




2024年“北京中轴线”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这条始建于13世纪、成型于16世纪的中轴线

经过700年不断建设和完善

形成有序且壮观的城市建筑群


我们不禁好奇:

壮美的中国建筑是怎么营造出来


了解中国建筑绕不开一个家族

一个对中轴线建筑维护

至关重要的家族——样式雷

样式雷是跨越四个世纪的建筑世家


“样式雷图档”

是雷氏家族建筑成就的重要载体

是了解中国古代传统建筑行业的第一手资料。

它记载了中国建筑的外观和结构

蕴含了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

反映了古代人的建筑哲学和建筑思想


故宫文渊阁地盘立样


“样式雷图档”记录了“北京中轴线”建筑物的形成、演变历史

甚至记载了相关人员的沟通和交流情况


样式雷图档

故宫卷 定东陵卷 万寿庆典卷



01

-认识“样式雷图档”-

样式雷图档包括三种类型

图纸、档案、烫样

【图纸】

从建筑工程技术的角度来看,有选址图、测绘图、规划图、设计图、施工图、竣工图等。用图样来表达设计意图,是进行科技思维的重要形式之一。图样起着传递建筑技术信息和设计思想的重要功能,被称为科学技术界共同的技术语言,是工程技术的信息载体,也是进行技术交流的重要工具。

圆明园内文源阁图样


【档案】

包括谕旨、文书、略节、做法册、随工日记、家书、帐单等。

谕旨 :包括“旨意档”“堂谕档”和“司谕档”。

做法册 :包括“做法清册”“做法细册”“做法册”“销算清册”“钱粮清册”“工料清册”“活计清册”等。

随工日记:是样式雷根据自己的职业需要,从选址勘察开始,几乎每天都记述的工作情况。记录了与工程相关的方方面面。

家信 :样式雷家信作为我国古代传统建筑资料的一部分,且是绝大部分尚未披露的原始文献资料,具有桥梁的作用。解读信札的字里行间,不仅可以了解中国古代传统建筑行业工匠的日常工作及生活,管窥其内心所想、精神世界,探索朴实而珍贵的中国古代工匠精神,也能洞察清中后期的许多社会现实和现象。


【烫样】

烫样是根据建筑物设计图纸所拟定的尺寸式样,按一定比例 做成的模型小样,是样式雷家族的独特创造。制作烫样所用的材料包括纸张、秫秸、木头和水胶等,最后步骤是用特制的小型烙铁熨烫成型,故而名为“烫样”。

从比例上分,烫样分五分样、寸样、二寸、四寸、五寸等。制作精巧、颇具匠心的样式雷烫样,不仅仅是建筑施工的依据,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体现了中国古代建筑的艺术成就。



02

-样式雷记载的中国建筑类型-

样式雷图档的建筑类型涵盖宫殿、园林、苑囿、坛庙、陵寝、行宫、王府等。


【宫殿】

沈阳故宫和北京故宫,它们是迄今保存完好的两座中国古代皇家宫殿建筑群。两者均是世界文化遗产。是全人类共同的物质及精神文化财富。

样式雷图档中近四百张故宫图纸,详细记录了故宫建筑的每一个角落。从宫殿的布局到装饰的细节,无一不体现出中国古代建筑师对美的追求和对功能性的考量


【园林】

清代最重要的园林建筑当属三山五园。“三山”是指香山、玉泉山和万寿山,“五园”是指静明园、静宜园、清漪园(颐和园)及其附近畅春园、圆明园。

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英法联军攻入京师,火烧了京西皇家园林。其中的圆明园、畅春园、静宜园清漪园和静明园内部分建筑都早已消失不见,世人无法通过真实建筑来了解清代皇家园林的大部分样貌。

庆幸的是,有关三山五园的样式雷建筑图档保存下来,我们可以通过这些图档资料,再现三山五园当年的盛况。

圆明园九州清晏地盘画样


【坛庙】

作为与传统礼治密切相关的祭祀建筑,北京坛庙的历史非常悠久。老北京民间有“九坛八庙”或“五坛八庙”的说法。

九坛:包括天坛(内含祈谷坛)、地坛、日坛(又称朝日坛)、月坛(又称夕月坛)、先农坛(内含太岁坛)、社稷坛、先蚕坛(位于北海内)

八庙:包括太庙、奉先殿(位于故宫内)、传心殿(位于故宫内)、寿皇殿、雍和宫、堂子(已无存,现址为贵宾楼)、历代帝王庙、孔庙(又称文庙)


【陵寝】

清代皇家陵寝主要包括关外三陵、清东陵、清西陵。

这批反映陵寝的原始建筑情况的图纸中,大到建筑群乃至周边环境的整体设计,小到具体构件的质地、形状、产地、尺寸,都有详备的记录。它们既能够与目前留存的其它清宫档案互相参照,也能够与定东陵建筑本体进行对照研究。基于这批珍贵文献的解读与挖掘,对我们深入了解陵寝建筑和文化有无可比拟的重要意义。


【行宫】


清朝随着康熙、乾隆等皇帝各式各样的巡视活动,全国各地曾营建了大量行宫,成为清代皇家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


南苑内团河宫殿各座画样


【王公府第】

清代宗室的分封除了亲王、郡王两王爵外,还有贝勒、贝子、公等级别,一般均统称为“宗室王公”。他们的府第统称为王公府邸现存王府的样式雷图档年代基本都在道光朝之后,主要绘制于一处府邸更换主人之时,一是反映查收旧有府邸园寓的状况,一是添盖翻新给新主人居住。图纸和文档都表现地非常详尽体现各阶段工作,包括现场勘察、呈报现状方案设计、修改变更、核算工程量、出具施工说明、尺寸复核等


03

-读懂中国工匠精神-


样式雷图档体现了样式雷家族及中国古代建筑师的工匠精神


敬业

对职业敬畏和热爱

全身心投入、尽职尽责


专注

内心笃定,几十年如一日

耐心、执着、坚持


科学严谨

样式雷家族在建筑设计和施工过程中

依据严格的规范和标准

并采用详尽的记录和设计流程

展现科学严谨的工作态度


团结协作

在样式雷家族的家信中

经常强调小辈间的相互包容

和工作中的相互商量

体现了他们顾全大局的意识


注重传承

样式雷家族非常重视家庭教育和技艺的世代传承

这种传承意识使得样式雷家族的建筑技艺得以代代相传

形成了独特的家族传统




图书推荐


NO.1

《大国工匠:样式雷》

作者:白鸿叶

索书号:K820.9/2636

馆藏地点:[柳东馆]6F专题阅览区

[三中馆] 2F综合借阅室


NO.2

《样式雷》

作者:马志亮 著

索书号:K820.9/7740

馆藏地点:[柳东馆]6F专题阅览区

[三中馆] 2F综合借阅室


NO.3

《木兰艭:样式雷御船烫样》

作者:张龙 主编

索书号:U66-092/1240

馆藏地点:[柳东馆] 5F 自科借阅区


本文图片仅供交流使用,不以盈利为目的,相关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供稿:借阅部

审核:何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