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悦读|《长安的荔枝》:一粒荔枝见众生,千古长安照今人

  • 发布时间:2025-06-27 16:45:18
  • |
  • 作者:柳州市图书馆
  • |
  • 阅读次数:37次

一骑红尘妃子笑

无人知是荔枝来


鲜荔古韵,穿越千年

改编自马伯庸同名小说的电视剧《长安的荔枝》开播即火。由雷佳音饰演的九品小吏李善德蓬头垢面奔波在岭南与长安之间,只为完成那个“不可能的任务”——将荔枝鲜从五千余里外的岭南运至长安。

当文字化为光影,原著与剧版各自绽放异彩,这本七万字的小说,以“一骑红尘妃子笑”的诗句为引,在历史的缝隙中映照出盛世真相与人性微光。


《长安的荔枝》

作者:马伯庸

出版社:湖南文艺出版社

索书号:I247.5/7720

馆藏地点:【柳东馆】5F文学借阅区、1F智慧书房成人区

本书是马伯庸创作的一部中篇小说。讲述大唐天宝十四载,长安城的小吏李善德突然接到一个任务:要在贵妃诞日之前,从岭南运来新鲜荔枝。而岭南距长安五千余里,山水迢迢,这是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可为了家人,李善德决心放手一搏。该小说沿袭马伯庸写作一贯以来的时空紧张感,不仅让读者看到了小人物的乱世生存之道,也感受到了事在人为的热血奋斗。


千里送荔,朝堂江湖

《长安的荔枝》的源起于杜牧《过华清宫绝句三首》的诗句,那颗跨越五千里的荔枝,究竟让多少个“李善德”不堪重负?

剧版在保留李善德运送荔枝主线的基础上,加入一条全新故事线——郑平安的权谋暗战。

在原著中,李善德独自南下执行任务,而剧版通过赋予郑平安卧底身份,将荔枝转运与朝堂争斗巧妙结合。郑平安的世故与机智,与李善德的木讷与坚韧形成了强烈的戏剧冲突,马伯庸认为:“剧版的优势在于弥补原著篇幅有限的遗憾,让观众看到每一个角色完整的成长曲线。”


荔香盈袖,古今共赏

《长安的荔枝》是一个跨越时空的生存寓言。李善德所面临的困境——房贷压力、职场中的精神控制、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在当代社会依然能引起人们的强烈共鸣。

李善德的“荔枝”,既是生存所需,也是对荒诞命运的温和反抗。马伯庸曾说:“一直以来我有一个很强烈的、坚定的史观:所有的历史都是由人民群众创造的。这些人民群众单一个体是无力的,也很容易被历史长河湮灭掉他们的声音。但是当千千万万个这样的人聚合到一块,他们形成的需求,就是所谓的时代之潮。” 


马伯庸作品推荐

看剧不过瘾,马伯庸作品一“读”为快。


《风起陇西》

出版社:湖南文艺出版社

索书号:I247.5/7720

馆藏地点:【三中路馆】2F综合借阅室

本书以蜀汉谍报人员与曹魏靖安司的对抗为主线,设置"汉中十二天""秦岭的忠诚"两大篇章,采用双线叙事展现忠诚与背叛的二元冲突。通过章节标题串联谍战追捕与反制行动,以"间奏"章节分割叙事节奏,将个体在权谋与信仰间的挣扎融入三国历史框架,揭示动荡时代情报暗战对历史进程的影响。


《长安十二时辰》

出版社:湖南文艺出版社

索书号:I247.5/7720

馆藏地点:【柳东馆】5F文学借阅区

本书讲述唐天宝三年,元月十四日,长安。大唐皇都的居民不知道,上元节辉煌灯火亮起之时,等待他们的,将是场吞噬一切的劫难。突厥、狼卫、绑架、暗杀、烈焰、焚城,毁灭长安城的齿轮已经开始转动。而拯救长安的全部希望,只有一个即将被斩首的独眼死囚和短短的十二个时辰……


《显微镜下的大明》

出版社:湖南文艺出版社

索书号:I247.5/7720

馆藏地点:【柳东馆】6F专题阅览区

作者从明代的一系列罕见民间档案文书里,挖掘出尘封已久的六个故事。六个事件聚焦于一府一县乃至一村之内,记录的是当时底层平民的真实政治生活。我们能看到朴实的百姓诉求、狡黠的民间智慧、肮脏的胥吏手段、微妙的官场均衡之术,从无数个真实的细节里,展现出一幅极其鲜活的政治生态图景。


《食南之徒》

出版社:湖南文艺出版社

索书号:I247.5/7720

馆藏地点:【柳东馆】5F文学借阅区、【三中馆】2F综合借阅室

本书讲述西汉年间一个什么都吃的使者,来到什么都能吃的岭南,他所要面对的不止是美食,还有美食背后叵测的人心。一味小小的蘸料,竟然关系到中华版图的变化……


供稿:业务推广部

审核:董世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