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荐家乡 | 铸就工业根基 书写出海传奇

  • 发布时间:2025-07-08 10:46:43
  • |
  • 作者:柳州市图书馆
  • |
  • 阅读次数:2926次


柳江奔涌,昼夜不息
龙腾荒野,火种初燃
钢铁巨臂,中国制造
六十七载,寰球扬帆


1958年深秋,一群来自上海的年轻人踏入柳州西郊的荒野,他们“凿井而饮,筑池而浴,推土为墙,编茅作瓦”,在荒野中奠基了柳州工程机械厂的根基。

六十七载风云激荡,如今的柳工机械驰骋在南极冰原、青藏高原,更远赴全球170多个国家的建设前线,真正实现了 “世界的柳工,源自中国” 的豪言。


龙腾荒野 火种初燃

柳工的故事始于67年前。1958年,上海华东钢铁建筑厂迁往柳州,500多名创业者从上海等地奔赴柳州,他们克服自然条件恶劣、物资短缺的困难,在次年2月份筹办起新的工厂。新工厂定名为“柳州建筑机械制造厂”,这就是柳工的前身。

1966年10月1日,在新中国17岁生日之际,桔黄色的Z435轮式装载机轰鸣着驶下生产线——这是中国第一台自主研制的轮式装载机。3.5吨的工作重量,一人高的巨大轮胎,它的诞生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更在柳州工业版图上刻下自力更生的精神图腾。


改革弄潮 淬炼成钢

改革开放的春风吹拂柳州,计划经济的暖房被打破,当国家订单锐减,老厂长毛维经带队北上推销,开创了行业市场化营销先河。

技术突围同步展开。通过消化吸收国际先进技术,柳工在1980年代推出 ZL50C装载机。这款 “永久经典” 以卓越的性能征服市场,全球销量突破15万台,创造了工程机械史上的奇迹。

1993年

登陆深交所,成为中国工程机械行业和广西首家上市公司

1995年

与德国采埃孚合资,迈出国际合作第一步

2000年

收购江阴交通工程机械厂,进军压路机领域

2003年

在镇江建立首个异地工厂

“坚守主业不等于固步自封”,柳工用 “相关多元化”战略 打破单一产品桎梏,逐步形成13大类32种整机产品线,其中轮式装载机销量至今保持全球第一。


扬帆出海 迈向世界

2002年,中国加入WTO的春风初拂,柳工在 “建设开放的国际化柳工”的口号中拉开了波澜壮阔的全球化序幕,实现了全球化 “三级跳” 。

拓荒期(2003至2007)

2003年,团队远赴摩洛哥,在卡萨布兰卡发展第一家海外代理商,真正意义上推开了柳工国际化的大门。

扎根期(2007至2012)

2007年,顶着文化冲突压力在印度建厂,这是中国工程机械在印度的首个制造基地。

整合期(2012至今)

2012年,柳工完成了中国企业在中东欧地区最大的投资项目,成功收购了波兰HSW公司的工程机械事业部,一举突破了横亘多年的欧洲高端市场壁垒。

“国际化就像种树,不管沙漠还是冰山,都要让树生根发芽。” 柳工人的信念,支撑他们在五大洲建立起20余个制造基地、12个全球研发中心、30多家海外子公司。2023年,柳工海外收入突破100亿元,占公司总收入近50%,设备累计出口超11万台。

柳工的成功出海,不仅将“柳州制造”的旗帜插遍全球170多个国家,更向世界展示了柳州企业、中国制造的韧性与竞争力,为柳州这座内陆工业城市打开了通往世界舞台的大门。


好书推荐

柳工出海——中国制造的全球化探索

著者:黄兆华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索书号:F426.4/4432

从海外营销、国外设厂到跨境并购,从非洲之角到欧美国家,在十几年时间里,柳工通过扎扎实实的国际化战略和行动,让自己从中国广西的一家国企,变为了世界级企业。本书用大量的历史细节和鲜活的人物故事,回顾和总结了柳工这段艰难曲折又波澜壮阔的成长历程,旨在为中国制造业跨出国门提供宝贵的借鉴参考,开拓出一条可行的路径。


领航——柳工60年激情与奋进之路著者:广西柳工集团有限公司

出版社:广西人民出版社

索书号:F426.406/1047

60年激情与奋进的岁月,柳工给中国工程机械行业提供了一个精彩的发展样本,演绎了一个极其生动的崛起故事。这本关于60年来柳工人奋斗的文集,以柳工取得的重大成果和发展历程为脉络,以柳工在市场竞争格局中展现出的独特魅力和“建设开放的、国际化的柳工”以及“成为工程机械行业的世界级企业”的愿景为记述重点,展示了柳工的建设发展轨迹。

图书馆藏地点:柳州图书馆柳东馆七楼(仅供内阅)

图片:本文图片来源网络,仅供交流使用,不以盈利为目的,相关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供稿:古籍文献部

审核:董世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