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荐书官|马伯庸:历史感和当代性的“混搭风”写作

  • 发布时间:2025-07-25 11:00:16
  • |
  • 作者:柳州市图书馆
  • |
  • 阅读次数:178次

热播剧《长安的荔枝》落下帷幕,但关于原著作者马伯庸的话题并未结束。


独属于马伯庸的叙事方式

马伯庸的写作专攻“历史可能性文学”,他的作品,史料考据详实,让读者看到历史细节的严谨,但又脑洞大开,情节和主题内核充满当代性,这种“混搭风”让他的作品风格独树一帜。

他的历史小说没有延续传统的“借古讽今”写法,而是在古代题材中找到当下性,找到与当代人情感共通的人性元素,借历史的外壳,反映当代社会的热点:

《长安的荔枝》借荔枝转运工程反映城市“打工人”的生存挣扎;

《食南之徒》以一个大汉“吃货”的故事,解答中华民族缘何成为一个共同体的问题;

《太白金星有点烦》借重新诠释《西游记》揭示当代社会的职场困境。


我是荐书官第38期


马伯庸,原名马力,满族,1980年出生于内蒙古赤峰市,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当代作家,人民文学奖、朱自清散文奖、茅盾新人奖、骏马奖得主。代表作:《食南之徒》《太白金星有点烦》《长安的荔枝》《龙与地下铁》《桃花源没事儿》《显微镜下的大明》《长安十二时辰》《风起陇西》等。


图书推荐


01

馆藏地:[柳东馆] 1F智慧书房成人区,[柳东馆] 5F文学借阅区

索书号:I247.5/7720

唐朝诗人杜牧的一句“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惹得世人艳羡杨贵妃上千年,但其中的荔枝是如何从五千余里外的岭南运送到长安城的,却鲜有史书详细记载。

脑洞大开的马伯庸以此为蓝本构建了一个大唐社畜李善德拼尽全力做项目的故事,虽是历史小说,读者却能从中看到自己的生活影子,大城市买房落脚、职场情商博弈、不得已的违规逾矩等,小人物的挣扎是那么相似。一项大唐的荔枝转运工程,折射当代的社会现实。



02

馆藏地:[三中馆] 2F综合借阅室,[柳东馆] 5F文学借阅区

索书号:I247.5/7720

贪吃的大汉使者唐蒙,来到了最会吃的南越之国。这里食材丰富,简直就是饕餮之徒的梦想之地。然而,在美食背后,却涌动着南北对峙、族群隔阂、权位争斗、国策兴废……种种波谲云诡,竟比岭南食材的风味更加复杂。

这个懒散的大汉使者,身陷岭南的政争漩涡。他唯一能信赖的伙伴,只有食物;唯一的破局之法,只有追求极致美食的心。谁都没想到,那一缕微妙滋味,竟关乎大汉与南越国运,乃至于整个中华版图……


03

馆藏地:[三中馆] 2F综合借阅室,[柳东馆] 5F文学借阅区

索书号:I247.5/7720

太白金星李长庚近有点烦。天庭和西天联合推出了“西天取经”的重大项目,他受命策划九九八十一难,确保唐僧能安全走完流程,平稳取经成佛。老神仙本以为一切尽在掌控中,谁知天大的麻烦才刚刚开始:费用报销、工作汇报、人事安排、各路大仙塞来的条子、各地妖怪暗藏的心思,捋不出的千头万缕,做不完的繁杂琐事……在不改变经典著作《西游记》结局的基础上展开了丰富有趣的职场生态,即便李长庚锦囊无数,也不免常常陷入焦虑。


04

馆藏地:[三中馆] 2F综合借阅室,[三中馆] 1F24小时成人图书

索书号:I247.5/7720

长安城的地下生活着几百条龙,居民们喜欢攀在龙背上,在四通八达的地道里穿行。每年大唐天子都会派官员去黄河壶口,招来刚刚跃过龙门的锦鲤,许诺它们有一份体面的工作。一条老龙疲惫地抱怨道:“我花了十几年跃过龙门,带着梦想来到首都,可现在呢?每天还是要当地铁。”以奇幻设定反映当代生存难题。



05

馆藏地:[三中馆] 2F综合借阅室

索书号:I247.5/7720

在波澜壮阔的三国时代,除了曹操、诸葛亮、刘备、孙权、周瑜等家喻户晓的人物,还有许多配角,他们也有自己的喜怒哀乐。历史呈现给我们的,永远只是一些不完全的片段与表象,在这些片段的背后和间隙究竟存在着什么,却有无限的可能性,作者从微小的史料记载中,想象出许多配角的故事,在不为人知的历史缝隙中,重现潜藏千年的阴谋与诡计。



供稿|采编部

审核|罗怡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