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悠历史长河中
古籍是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
通过高清数字化技术
复制再现珍贵古籍
以现代科技赋能古籍保护
让沉睡典籍焕发新生活力
数字赋能古籍保护
2022年4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新时代古籍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提出要大力“推进古籍数字化”、“统筹实施国家古籍数字化工程”,为新时代古籍工作指明方向,即以数字技术赋能古籍保护与活化利用。
珍贵典籍化身千百
为促进古籍有效保护、利用与传承,做好古籍普及与传播,柳州图书馆积极贯彻落实《意见》精神,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图书馆的大力支持下,签订协议共同推进古籍数字化工作。近日,初步完成柳州图书馆入选国家珍贵古籍名录的《资治通鉴纲目》等8部221册古籍,共14331叶书影扫描和图像质检。
这一阶段性成果,为提高古籍利用率、促进古籍延伸性开发利用,推进古籍资源智能化与体系化建设,以及构建智慧图书馆体系夯实基础。
《资治通鉴纲目》古籍数字化书影
什么是古籍数字化
简单说,就是采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将古籍文献中的文字、图像等转化为能被计算机识别的数字符号,保存、解释并传播古籍文献信息资源,实现古籍知识发掘和管理的一项系统工作。
专业团队扫描古籍书影和质检图像
为什么要古籍数字化
这是古籍的再生性保护途径之一。数字化后,可以真实、清晰地反映古籍原貌,给大众提供便捷的使用方式,促进古籍的开发利用与传播,有效解决古籍藏与用的矛盾。
怎样开展古籍数字化
首先优先选择珍贵、濒危或高利用价值的古籍进行数字化,如此次广西壮族自治区图书馆就优先选择柳州图书馆入选国家珍贵古籍名录的古籍。
其次要使用专业古籍扫描设备采集书影,并对扫描图像进行严格的质量检查,还需对图像进行OCR全文识别及构建古籍数字资源平台。基于数字化成果,还可开展学术研究、展览展示、文化推广等活化开发利用。
扫描古籍书影需用的色卡和软尺
古籍数字化,是科技与文明的对话
它守护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记忆
让古籍资源在新时代焕发活力
我们期待更多珍贵典籍借助数字化
让“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
供稿:古籍文献部
审核:叶伟伶
地址:柳州市三中路77号 | 联系电话:0772-2822404 桂公安网备案45020502000036号 桂ICP备05010859号-2 今日访问量:7845 总访问量:18631624 |
![]() 微信公众号 |
![]() 新浪微博 |
![]() 手机门户 |
![]() 抖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