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满映书香,巧手绘团圆——“我们的节日・中秋” 阅读分享会

  • 发布时间:2025-09-30 15:02:46
  • |
  • 作者:柳州市图书馆
  • |
  • 阅读次数:69次

金风送爽,月华渐满,在中秋佳节即将来临之际,为让小读者们深度探寻中秋文化的千年底蕴,感受传统节日的独特魅力,近日,柳州市图书馆举办 “月满映书香,巧手绘团圆”—“我们的节日・中秋” 阅读分享会,吸引30 余名小读者欢聚一堂,开启一场沉浸式的中秋文化之旅。

活动以 “中秋文化小课堂” 拉开序幕。图书馆老师带领小读者们一步步追溯中秋的起源与发展。“早在先秦时期,先民就有‘祭月、拜月’的习俗,那时人们敬畏自然,通过祭祀月亮祈求福佑。” 老师缓缓道来,从魏晋南北朝 “赏月赋诗” 成为文人雅趣,到唐代中秋赏月习俗普及民间,再到宋代中秋成为全民欢庆的盛大节日,吃月饼、赏明月逐渐成为固定习俗;随后,老师分享了“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等经典神话故事,并搭配趣味插画,让小读者在故事中读懂了古人对宇宙的想象与对团圆的期盼。

阖家团圆

在《漫画中国节日故事·中秋节》图书分享环节中,小志愿者带领大家探索了中秋节里的农耕文化内涵,生动讲解了“送秋牛”、“粘雀子嘴”等有趣的习俗,揭示了中秋节与农耕文化的深厚渊源,引导大家探寻背后的文化内涵。书中用充满童趣的漫画形式,描绘了古代农民在中秋时节喜迎丰收的场景:金黄的稻田里,农民们忙着收割庄稼;晒谷场上,堆满了饱满的谷物;家家户户准备丰盛的食物,祭祀土地神、月神,感谢大自然的馈赠。人们通过过中秋节,庆祝丰收、祈求来年风调雨顺,这就是中秋与农耕文化的渊源。而在接下来的猜灯谜环节中,现场掌声、欢呼声不断。猜中灯谜的小读者还获得了精美的小礼品,大家在趣味十足的智力比拼中,既锻炼了思维能力,又积累了传统文化知识,充分体验到中秋佳节的欢乐氛围。


最受小读者期待的手工制作环节 —“玉兔花灯DIY” 压轴登场。老师先向小读者们介绍了中秋赏灯的习俗:“中秋之夜,人们会点亮花灯,寓意驱邪避灾、祈求平安,而玉兔是月亮的象征,制作玉兔花灯,更是中秋独有的乐趣”。 随后,老师详细讲解了花灯的制作步骤,从折叠卡纸、固定框架,到拼插连接条,再到安装灯串,小朋友在老师的指导下,一个个形态可爱的玉兔花灯逐渐成型。孩子们举着自己制作的玉兔花灯,脸上洋溢着自豪和喜悦的笑容。活动在温馨欢乐的氛围中圆满结束。


本次活动让小读者们全方位、多角度地感受了中秋文化的魅力。不仅加深了孩子们对传统节日的认知与热爱,更在他们心中播下了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种子,让这份 “团圆情、文化韵” 在书香中代代相传。



图书推荐

《小威的中秋节》

作者:(西)玛利亚·耶稣·  基尔 著

 索书号: I551.85/4420

 馆藏地点:[三中馆]1F少儿绘本室

《小威的中秋节》讲的是在中秋节这天,小男孩小威的家人都在忙碌着,准备迎接美丽的节日,就连远在伦敦的姑姑,也搭乘国际航班专程赶回来,与家人团聚。故事表达了小威所代表的中国家庭的孩子对于过节的渴望和能吃月饼、能见到远方回来的姑姑、能跟小朋友们一起放灯的温暖节日期许,也透露出中秋佳节阖家团圆、乐于分享、心怀感恩的丰富含义。


《打月饼》

作者:狐狸家

 索书号: I287.8/4243

 馆藏地点:[柳东馆]1F亲子绘本区

本书的主角是来自大家庭的十只狐狸。他们生活在山林中,过着隐居般自由自在、自给自足的田园生活。每一天,他们早起劳作,从采摘原料,到洗切腌烹,最后全家一起享受亲手制作的美食。本册讲述狐狸一家打月饼的有趣故事。月饼,是每年中秋中华大地不可或缺的美食,透过精美的画面、细致的过程和有趣的故事,孩子们将能在本书中体会月饼这一食物所代表的中国人心中对国泰民安、家庭美满、感情长久的深深期盼。


《月出》

作者:王书音

 索书号: I287.8/1050

 馆藏地点:[三中馆] 1F少儿绘本室

这是一本以文化典故串联而成的图画书。月宫里的玉兔在书中游历,目睹了鹊桥相会,见识了空中楼阁,驾着点睛后的巨龙闯入叶公的府邸,又从天上落入人间,仿佛穿越了整个人类的文明史。所有画面互相贯通,形成一幅艺术长卷和一条文化长廊。成语、书法、建筑、雕塑、岩画……小朋友们请到书中发现更多宝藏吧。


供稿:三中路馆

审核:黄让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