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柳图概况
本馆简介
部门设置
布局图片
馆史略览
使命愿景
图书馆章程
服务指南
办证须知
开放时间
借阅规则
处理办法
志愿者服务
数字资源
试用资源
地方文献
柳图学会
学会简介
学会园地
学会会刊
党建园地
馆长信箱
首页
柳图概况
柳图概况
本馆简介
部门设置
布局图片
馆史略览
使命愿景
图书馆章程
服务指南
服务指南
办证须知
开放时间
借阅规则
处理办法
志愿者服务
数字资源
数字资源
试用资源
地方文献
柳图学会
柳图学会
学会简介
学会园地
学会会刊
党建园地
馆长信箱
书香龙城
书香龙城
在线展览
线上讲座
钟书阁
读书征文
微书评
服务数据
服务数据
工作计划
历年年报
借阅排行
共享工程
共享工程
共享工程简介
共享工程国家中心
数据类型
新闻(4,820)
图书(781)
图片(57)
视频(1)
捐赠(2,698)
首页
-
站内搜索
全部
新闻
图书
图片
视频
图书推荐
找到相关的信息
4,820
条,用时
0.079
秒
【
本馆动态
】埋首故纸堆, 指尖补千年
2022-06-25 14:09:23
【
本馆动态
】防治新冠肺炎,中医药大有可为
2022-06-24 11:24:10
2020年伊始,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席卷武汉,波及全国。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一场疫情防控阻击战在神州大地打响。为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坚持中西医结合”的指示,中医人临危受命,逆行出征,奔赴抗击疫情的主战场,白衣战士聚力克艰、舍身战“疫”,共同构筑起疫情防控的坚固防线,取得显著疗效。中国人在这场席卷全球的公共危机中所创造的中西医并重、中西医结合、中西药并用的抗疫“良方”,彰显了“中国智慧”,为世界贡献了独特的“中国经验”。 △《中国中医药报》2022年4月29日1版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医药学包含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其实践经验,是中华文明的一个瑰宝。”中医药学包含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其实践经验,历代出现疫情时,均用中医药实现有效控制,流传至今的名医古方更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和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中医药全面深度参与疫情防控救治,国务院应对新冠肺炎联防联控机制科研攻关组筛选出了有效的中药“三药三方”,在疫情防治中发挥了巨大作用。同时,中国积极分享中医药抗疫经验。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中方已向190多个国家和地区介绍中医药诊疗方案,向十多个有需求的国家和地区提供中医药产品,选派中医专家赴29个国家和地区帮助指导抗疫,为护佑各国人民生命健康作出积极贡献。 加强全球公共卫生治理是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的主要任务和实现途径。新冠肺炎全球大流行暴露了世界公共卫生治理短板和不足。这一背景下,加速推动中医药“出海”,提升中医药“走出去”的质量与水平,意义尤为重大—— △《中国中医药报》2022年5月20日3版 日前,世界中联组织开展了“中医药参与全球抗疫支持行动”,成立了工作小组,从提供医疗技术、促进学术交流、做好信息宣传、推动国际联络、加强区域合作等方面全面参与国际抗疫工作。在充分了解疫情国家(地区)的防疫防控形势的基础上,针对抗疫需求,调动和利用团体会员和分支机构的资源和力量,秉承“发挥优势、分享经验、服务会员、共同抗疫”的理念,合法有序地参与全球抗疫工作。 △中国援津医疗队队长朱伟在津巴布韦布拉瓦约的津巴布韦国际贸易博览会中医药展台工作 根据会员需求,世界中联组织召开了7场中医药抗疫专家经验全球分享活动,全球收视覆盖70多个国家和地区,累计点击量超过120多万人次。邀请了当时在武汉前线参与救治的中医药专家学者张伯礼、黄璐琦、仝小林、刘清泉、张忠德、叶永安、方邦江等参与对话直播。对疫情最为严重的意大利,开通了中、意、英三语同传频道,向意大利同仁分享宝贵的抗疫经验。 世界中联还通过官网、公众号等分享中医药抗疫经验文章1000余篇,在世界中联主办的《世界中医药》杂志和学术会议论文集发表中医药抗疫研究论文近100篇,并为美国、加拿大、意大利、日本、泰国等国家和地区的团体会员提供了中医药抗疫相关咨询服务。 此外,世界中联还多次在世界卫生大会、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区会议上发表书面和视频建议,推荐并分享中医药抗击新冠疫情的经验,并在与世卫组织2021至2023年度的合作计划中专门列入了中医药抗疫相关内容。 “世界发展需要中医药,人类健康需要中医药”,中医药将在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的过程中,继续发挥更多防病治病的独特优势和作用。 馆藏报纸推荐 △《中国中医药报》 馆藏于报纸阅览室 《中国中医药报》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主管的中医药行业惟一的权威性大报,创刊于1989年1月2日,已正式发行27年,全彩印刷,对开八版,逢周一、三、四、五出版发行。 《中国中医药报》内容定位首先是行业报纸,发布国家卫生、医疗政策法规,发布中医药科研项目、人才培养、医疗改革、医院建设、民族医药发展国际交流和十一五规划实施的项目信息和相关内容。该报宗旨是宣传中医药产业政策,弘扬中国传统医药文化,传播医疗养生保健知识,及时报道行业动态信息与市场行情。自创刊以来,深受海内外同道欢迎,并为关心健康、热爱中医药的广大读者喜闻乐见。 △《长寿养生报》 馆藏于报纸阅览室 《长寿养生报》是一份面向社会、面向家庭的健康生活类报纸,集生命之探索发现,纳长寿养生之奥秘。经过编采人员的精心努力,将报纸每一个版面都打造城具有独特的风格,是引导人们科学的养生保健、健康长寿的参谋和助手。《长寿养生报》贴近读者生活,满足多层次读者阅读习惯、通俗而多元化的视角,帮助人们及时掌握最新的健康养生知识,实时传播世界各国各民族长寿养生资讯。 供稿 报刊部 审核 黄让辉
【
本馆动态
】国学讲堂•紫禁城的流金岁月(二)600年回眸:从封建皇宫到“网红”博物馆
2022-06-23 17:27:19
【
本馆动态
】【获奖名单】“阅读艺术家”读书笔记freestyle
2022-06-23 17:20:15
【
本馆动态
】年华易老,技·忆永存——第四届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记录工作成果展映月暨工作回顾展(乐舞多情篇)
2022-06-22 15:51:19
指导: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 主办:国家图书馆 联合主办:柳州市图书馆及全国181家图书馆 承办:国家图书馆中国记忆项目中心 ⚪ 我国的非遗保护 2011年6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正式施行,从此我国非遗保护有法可依。我国还采取了整体性保护、生产性保护、抢救性保护等多种方式对非遗进行保护。截至目前,我国共设立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23个,确立了两批共100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同时,我国开展非遗记录工程,全面、系统、持续地对非遗进行记录、存档,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记录工作就是非遗记录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分为10个类别: “‘保护’指确保非物质文化遗产生命力的各种措施,包括这种遗产各个方面的确认、立档、研究、保存、保护、宣传、弘扬、传承(特别是通过正规和非正规教育)和振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二条三款 我国浩如烟海的典籍文献中,记载了大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从民歌到故事,从节气到节日,从医药到饮食,从建筑造船到酿酒造纸,无一不被一代又一代的文人学者记录到他们的著作之中。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一直通过活态传承和文献记录两种方式传承至今,并行不悖,一动一静,彼此支持,相互印证。 优秀成果展示 乐舞多情—声振林木 乐舞多情—响遏行云 乐舞多情—舞迎吉祥 进入21世纪,非遗的记录方式也从传统的文字记录发展到了影音图文相结合的多媒体记录。非遗中所蕴含的大量隐秘、精微的技术细节和内在信息,也都可以通过多媒体手段得以较好地记录保存。
共4,820条记录 当前页次194/482页
首页
上一页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下一页
末页
地址:柳州市三中路77号 | 联系电话:0772-2822404
桂公安网备案45020502000036号
桂ICP备05010859号-2
今日访问量:5083 总访问量:18953210
微信公众号
新浪微博
手机门户
抖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