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柳图概况
本馆简介
部门设置
布局图片
馆史略览
使命愿景
图书馆章程
服务指南
办证须知
开放时间
借阅规则
处理办法
志愿者服务
数字资源
试用资源
地方文献
柳图学会
学会简介
学会园地
学会会刊
党建园地
馆长信箱
首页
柳图概况
柳图概况
本馆简介
部门设置
布局图片
馆史略览
使命愿景
图书馆章程
服务指南
服务指南
办证须知
开放时间
借阅规则
处理办法
志愿者服务
数字资源
数字资源
试用资源
地方文献
柳图学会
柳图学会
学会简介
学会园地
学会会刊
党建园地
馆长信箱
书香龙城
书香龙城
在线展览
线上讲座
钟书阁
读书征文
微书评
服务数据
服务数据
工作计划
历年年报
借阅排行
共享工程
共享工程
共享工程简介
共享工程国家中心
数据类型
新闻(4,820)
图书(781)
图片(57)
视频(1)
捐赠(2,698)
首页
-
站内搜索
全部
新闻
图书
图片
视频
图书推荐
找到相关的信息
781
条,用时
0.047
秒
【
书刊推荐
】中国原生文明启示录
2018-04-28 11:45:23.0
关于作者:孙皓晖,共和国同龄人,生于陕西三原,曾任西北大学法律系教授,现任西北大学特聘教授、秦文明研究院院长。中国当代四大历史小说家之一。同时以创建“中国民族强势生存”“中国原生文明”理论,成为整体研究中国文明的重要理论家。历时十六年,创作了长篇小说《大秦帝国》。2011年,《大秦帝国》入选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并获第八届茅盾文学奖提名和新闻出版总署第三届“三个一百”原创图书奖。著有《强势生存:中国原生文明的核心力量》《大争之世:战国》。 推介理由: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在它由涓涓细流汇成澎湃江河的历史中,必然有一段沉淀、凝聚、锤炼、升华、成熟并稳定化的枢纽时期。这个枢纽时期所形成的生存形态、生存法则,以及思维方式、价值理念、精神特质,等等,都具有极大的稳定性,具有极强的传承性。这种具有极大稳定性与传承性的创始期文明形态,即为“原生文明”。这种在早期国家时代生成的独具特色的稳定的生存方式,是一个族群永恒的文明徽记,将之与其他一切族群的生存方式显著地区别开来,就形成了世界民族之林中无数的“这一个”。《中国原生文明启示录》首次提出“中国原生文明”的概念,重新书写中国前3000文明史,细致梳理了秦帝国之前中国历史的七大历史性跨越,总结出中国民族五大生存经验。
【
书刊推荐
】晚明风月
2018-04-28 11:44:10.0
关于作者:王鹤,成都人,毕业于四川大学中文系,供职于成都媒体。著有《爱与伤奔涌不息》、《偶尔遇见的传奇——民国才女写真》(即将出版),曾与王泽华合著《民国时期的老成都》。 推介理由:《晚明风月》是文化作家王鹤写的关于晚明风月的小品文集。它以晚明名士余澹心的《板桥杂记》为取材基点,以一系列的晚明清初的笔记、野史、演义、杂谈等为取材的辅助渠道,对晚明风月做了一番详尽的主观的但很有说服力的爬梳和解析。风月故事,任何时代都有,从来都有,为什么晚明的风月故事会成为其中最著名的一段传说?这是因为“她们都逢甲申、乙酉之变,中国历史最惨绝人寰的时段之一,连男人都无法苟全性命的乱世”。正因为如此,在这样的场景中出场的女主角们,除了倾城美貌和绝世才情之外,她们身上的坚忍、通达,就比好些男人都更为浓墨重彩。中国史书中,女性多为背影和侧影,而在这乱云飞渡的晚明,这些美丽的女人们似乎真的成了主角,她们面对着我们,凝视着我们,她们的英雄气是那么的充沛和浓厚。时代的景深越深,人物的轮廓就越鲜明。从这个角度来说,王鹤选择晚明加以考量,是十分明智的题材选择,而她在这本书里所呈现的女性观,是有普世意义的。
【
书刊推荐
】世界历史上的蒙古征服
2018-04-28 11:41:36.0
关于作者:梅天穆,美国北乔治亚大学文学院教授、副院长,主要研究领域为蒙古帝国史及军事史。1996年在美国印第安纳大学内陆欧亚系获得硕士学位,2004年获得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历史学博士学位,著有《蒙古战争艺术》《蒙古的文化与习俗》等。 推介理由:本书是近年来蒙古帝国史研究领域中的重量级新作,作者在世界史与全球史的视野下,重点描绘了由成吉思汗推动的欧亚文化交流,以及蒙古各汗国陆续崩解后,一个新的欧亚世界的产生过程。在蒙古统治者的强制推动下,东西方之间开始了互相交流的过程,在“蒙古治世”之下孕育出了崭新的欧亚文化,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使蒙古过去被视为毁灭文明世界的蛮族形象得到了修正。
【
书刊推荐
】布拉格之冬1937-1948:奥尔布赖特二战回忆录
2018-04-28 11:32:44.0
关于作者:玛德琳·奥尔布赖特,美国前总统比尔•克林顿当政时期的美国国务卿,也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位女国务卿。曾在国家安全委员会、美国驻联合国大使馆以及在美国国会担任重要职务,目前在美国乔治敦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担任教授。同时她也是纽约时报畅销书作家,出版过3本畅销著作。 推介理由:奥尔布赖特在当上美国国务卿后,被媒体曝光自己的犹太身世,于是开始自己的寻根之旅,正是奥尔布赖特抱着对身世的愧疚,将长期搜集的书信和照片集合到一起,再将这些碎片精心地镶嵌进对那段岁月的记录中,促成了本书的完成。本书回忆其童年时期以及祖国捷克斯洛伐克的一段历史往事:从布拉格的一山一水,一街一景为记忆的起点,揭开了德国以保护丹麦的苏台德区德意志人为借口,逐步拉开入侵丹麦乃至整个欧洲的野心和计划。全书感情真挚,引发对战争、人性的深思,并穿插了大量珍贵的历史图片。
【
书刊推荐
】中国1945:中国革命与美国的抉择
2018-04-28 11:31:53.0
关于作者:理查德·伯恩斯坦,现居于纽约,记者、文化批评家和评论员,曾为《时代》杂志和《纽约时报》驻亚洲和欧洲的通讯记者,并且也是《时代》杂志北京办事处首位主任。他撰写了很多有关中国与亚洲的书,如《即将到来的美中冲突》(The Coming Conflict with China,合著),《最终之旅》(Ultimate Journey,《纽约时报》年度好书),《走出忧伤》(Out of the Blue,《波士顿环球报》2002年度好书)等。 推介理由:本书主要讨论的问题是1945年抗战胜利以后,面对复杂的中国时局美国的政策抉择。1945年,驻华美国官员试图达成三个自相矛盾的目标:其一,阻止中国爆发内战;其二,保证美国政府不卷入这场战争;其三,阻止共产党及苏联从美国与蒋介石政府手中夺去对中国北方的控制权。然而,与共产党人合作能避免中国一边倒向苏联,或者给予蒋介石政府更多支持就能够避免其垮台并能建立一个亲美国的中国政府进而可以避免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作者认为,无论当时美国采取怎样的政策,都不可能根本改变历史的走向,决定中国未来结局的绝不是美国政策,而是存在于中国这片土地上的自身的力量;拥有巨大但并非无限的实力的美国从来就没有对中国实施决定性的控制。
共781条记录 当前页次67/79页
首页
上一页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下一页
末页
地址:柳州市三中路77号 | 联系电话:0772-2822404
桂公安网备案45020502000036号
桂ICP备05010859号-2
今日访问量:5051 总访问量:18913230
微信公众号
新浪微博
手机门户
抖音